“十五五”時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五年,全球產業鏈重構、科技革命深化與綠色轉型加速的多重背景,賦予招商引資工作全新的戰略定位。《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立足新發展階段,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擴大開放、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等方面的部署,為招商引資工作劃定了清晰航向。

聚焦新質生產力,錨定高端化升級方向
《建議》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這一核心要求直接重塑了招商引資的產業選擇邏輯,從“規模導向”全面轉向“質量導向”。
前沿產業成為招商核心靶點。圍繞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招商引資將重點引進擁有顛覆性技術和核心知識產權的創新主體,推動形成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強調,要讓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創新的試驗場、應用場、利潤場,這意味著此類前沿領域的外資項目將獲得更廣闊的應用場景支持。
先進制造與高端服務協同發力。一方面聚焦區域主導產業,定向引進鏈主企業、關鍵零部件和高端裝備制造項目,補齊產業鏈薄弱環節;另一方面大力發展研發設計、科技金融、專業服務等高端服務業,吸引企業總部、研發中心、結算中心等高能級機構落戶,實現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
綠色低碳成為硬性準入標準。《建議》將綠色發展貫穿經濟社會各領域,招商引資中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理念全面融入招商流程,新能源、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和項目成為重點,零碳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建設將獲得政策傾斜,預計相關領域引資規模年均增長超 12%。


制度型開放提速,拓展雙向投資空間
《建議》從四方面部署“十五五”時期對外開放工作,核心是通過制度創新塑造吸引外資新優勢,推動招商引資從“政策優惠”向“規則對接”升級。
負面清單持續縮減,市場準入不斷擴大。“十五五”時期將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持續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推動清單動態調整和評估機制常態化,預計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FDI占比將提升至50%以上。其中服務業是開放重點,增值電信、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等領域將擴大開放試點,教育、文化領域自主開放有序推進。
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主動對標CPTPP、DEPA等新一代貿易協定,在數據跨境流動、綠色供應鏈認證、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完善制度規范,推動境內外管理規則相通相容,提升投資環境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建議》提出“落實好‘準入又準營’”,意味著外資企業不僅能順利進入,更能在運營全流程獲得公平待遇。
雙向投資協同發展。在“引進來”的同時,引導產供鏈合理有序跨境布局,健全海外綜合服務體系,既重視“中國經濟”也重視“中國人經濟”,通過雙向投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將深化與共建國家的投資合作,拓展綠色、數字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務實項目,形成“引進來”與“走出去”相互促進的格局。


區域協同發展深化
《建議》延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招商引資區域布局呈現“核心引領、梯度承接、特色集聚”的鮮明特征,打破此前同質化競爭格局。
重點區域引領高端外資集聚。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區域將強化一體化招商聯動,聚焦智能算力、商業航天等未來產業,通過“跨省域產業項目聯合招商機制”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預計未來五年上述區域合計吸引外資將占全國總量的65%以上。
中西部加速承接產業轉移。依托成本優勢、資源稟賦和政策紅利,中西部地區重點承接智能制造、新能源裝備等產業,成渝雙城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形成特色產業集群,2024 年中西部地區引資增速已達9%以上,預計到2029年實際使用外資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
特殊開放平臺發揮示范作用。自貿試驗區、國家級新區、綜合保稅區等將強化制度創新功能,在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等方面探索可復制經驗,如上海浦東新區通過“多區疊加”模式,高新技術產業引資持續提升,成為高端外資集聚高地。


從政策驅動到生態賦能
《建議》隱含的“系統思維”推動招商引資模式發生根本性變革,從孤立的項目引進轉向產業生態的整體構建。
產業鏈招商成為核心模式。全國26個省份已落地“鏈長制”,圍繞21條重點產業鏈制定招商圖譜和目標企業清單,通過“鏈主企業+配套企業”的集群式引進,提升產業鏈完整性和競爭力。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湖南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等案例證明,產業鏈生態完善的區域對優質外資的吸引力顯著增強。
數字化與多元化招商并行。近七成省級以上開發區已啟動數字化招商系統建設,通過大數據分析產業缺口、匹配目標企業,使招商周期從傳統模式的9-12個月縮短至5-7個月。同時,基金招商、以商招商、場景招商等新模式廣泛應用,地方政府通過設立產業引導基金、開放應用場景等方式,增強對優質項目的吸引力。
要素保障體系持續完善。建立“要素資源地圖”,推動土地、能源、數據等關鍵資源優化配置,同時圍繞境外人才入出境、執業資格認可、支付便利等推出配套政策,為外資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把企業“需求清單”變成政府“服務清單”。


法治化國際化升級
《建議》強調“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這是“十五五”時期招商引資的基礎工程,旨在通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增強外資信心。
法治保障持續強化。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公平競爭審查,建立外商投資企業訴求快速響應機制,如通過外企圓桌會等形式解決企業實際困難,讓外資企業“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好”。
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項目審批流程優化,如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實現項目落地審批時限壓縮30%以上,提升外資項目落地效率。
權益保護更加有力。明確“外企不是外來客,而是一家人”的理念,全面落實國民待遇,在以舊換新等政策中保障外資企業平等參與,使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轉化為外資企業發展機遇。
高質量的招商引資,才能服務于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制度型開放推進和區域協調發展大局,成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強勁動力。未來,綠天使集團將以“十五五”規劃建議的部署為指引,聚焦綠色低碳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孵化+投資+產業鏈服務”的綜合賦能體系,打造專業化產業園區與創新孵化平臺,引進和培育優質企業,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以實際行動為新時期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推進貢獻力量。

綠天使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專注于服務戰略新興領域,為快速成長的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產業升級服務的機構。以孵化基地為支點,調動、整合各方資源,為創業者打造一個環境優良的創業生態圈。綠天使集團目前已運營20個創業園區和26個產業園區,成立3支產業專項投資基金,孵化企業3000余家,已投資企業近70余家。通過在相關領域不斷深耕,綠天使集團逐步形成以孵化+投資+加速+輔導上市的特色運營模式,打造鏈條式、專業化、行業集聚的產業示范園區。促進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的升級,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升相關行業的產業化、科技化、國際化,助力行業整合,促進產業升級,形成生態共享的產業集群。






